进入2023年尤其是1月28日安徽省深化“一改两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大会(新春第一会)以来,安徽各地工业行业掀起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热潮,决心在新的一年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锚定目标 起步即冲刺
1月8日,安徽省经信厅召开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安徽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冯克金在工作报告中部署了2023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1月份以来,冯克金厅长先后会见蚌埠、铜陵、淮北市主要领导同志,共商2023年工业发展大计。最近,又先后到合肥市庐江县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工作。1月30日,合肥市召开高质量发展暨“一改两为”推进大会,提出实施“十大提升行动”,把开局之年变成奋进之年。滁州市、池州市等市也召开会议,推进“一改两为”,加快经济发展。
各市经信系统也确定了2023年奋斗目标。合肥市经信局提出,2023年,合肥定下了工业新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力争2023年制造业占GDP比重达2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1月30日,“全国百强县”合肥市肥东县召开决战决胜“双千亿”誓师大会,会上提出奋力实现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地区生产总值“双千亿”目标。
许多工业企业也提出了奋斗目标。1月18日,全柴在2023年营销大会上提出销售柴油机42万台。1月31日,江汽在重卡2023年新春启动会上,提出了“1342”经营目标和思路。1月18日,安徽叉车集团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提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2023年高质量发展。
招商聘人 积攒新动能
招商引资是加快发展的基础工作和重要环节。新春又是招工的极好时机。春节过后,安徽各地抓紧招商聘人,为企业积攒新动能。
1月29日,滁州市举行全市招商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滁州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开工仪式。此次集中开工项目有98个,总投资895亿元。其中,滁州经开区参加集中开工项目11个、总投资138亿元,项目类型涵盖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光伏新材料、健康食品、先进制造等领域。2月8日,池州市集中区4个与新能源汽车及轻型化重点产业项目签约落地,迎来“开门红”,这4个项目总投资34亿元,占地430亩,为全年的招商引资工作带了好头。“新春第一会”以后,马鞍山市开展“2023年重大招商引资一季度开门红”活动,已经引进一批项目,如小视科技人工智能科技谷项目正式签约,总投资21亿元,达产后可实现产值25亿元,税收1亿元。
安徽省许多市县利用新春极好时机,招聘人员特别是一线工人,以解决“用工难”。1月以来,宣城市经开区举办“春风行动”系列现场招聘会、入企直播招聘会,联系了2023年上半年计划投资和新增产线22个项目,共有效促成1000多人应聘入职。铜陵市人社局在直播选岗常态化“2+N”线下招聘会的同时,又积极搭建云平台,开展系列送岗活动,春节以来,共举办网络直播招聘会8场,推介290家重点产业链企业,提供一线员工、质检员等岗位16298个,观看人数14.92万人,初步达成意向2119人次。2月8日,安庆市宿松县开展送工人入企业稳岗留工活动。两辆大巴满载80多名农民工送到安徽诚越电子有限公司、安兴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受到企业欢迎。1月29日,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春风行动”暨“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招才用工新春专场招聘会,31家新材料新能源重点企业现场揽才,提供涵盖了机械工程师、设备维修工、制版师、文员、销售等多种就业岗位220多个,吸引众多求职者前来咨询应聘。
及早复工 夺得开门红
一年之计在于春。进入2023年,安徽省工业行业对生产经营抓得很紧,春节一过后,绝大部分企业都正常开工,人员按时上班。
据近日从安徽省发展改革委获悉,截至1月29日,安徽省规上服务业复工企业数4469家,复工率达84.5%;到岗人数81.5万人,到岗率达到87.2%;规上服务业企业总体呈现快速复工复产,抓紧抢市场抢订单,加快巩固恢复发展的良好态势。毗邻苏浙地区的马鞍山、滁州、宣城3市复工企业560家、复工率达93.2%;到岗人数8.4万人,复产率达93.8%。受返乡创业等影响,亳州等皖北6市复工企业894家,复工率达92.6%;到岗人数14.5万人,复产率达92.7%。
走进工业企业可以看到,厂区车水马龙,车间机器轰鸣,都在抓紧生产。有的企业为赶任务,抓订单,加班生产。在淮南菲利普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工人们在流水线紧张有序忙碌,公司负责人说,“为赶外贸订单,从现在起,每天要延长2-3小时,周末还要加班”。
抓紧复工生产,已取得显著成绩。2月7日,马钢研发的“高强韧焊接套管用钢材”和使用寿命达60年以上的建筑用“环保耐久氟碳彩涂板”获得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国内首发。许多工业企业生产提速,今年1月份以来,在奇瑞公司新能源二期总装车间,每两分半钟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而在2020年,是每10分钟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徐文 龙辉)
